足迹

第十九章 红山太爷(1/1)

当时福伯说到这时忽然打住了,我震惊之余当然要问清楚,但福伯说也不一定是那个东西,得回去翻翻师父留给他的书再确认一下。

话说到了福伯的出租屋里,我们几个一进屋就被老头的清苦生活给震撼了。

这是一个由车库改装的下房,通了水电,但没有厕所,如果想上厕所,必须得走大约5分钟的时间去小区外面的一个公厕。

屋里的设备也简单的不能再简单,就一张床和一个收音机,连个电视也没有。而福伯用来做饭的工具就是一个能插电的小锅,我甚至都叫不出名字。

看到这我心里挺不舒服,想福伯一生致力于为民除害,却只自食其力,晚年甚至如此清苦。而有的人。。。。。。唉,去他妈的,不提也罢。

吴琪胡宇和老邢进屋只待了一会,三人出去嘀咕了一阵,就开车离开了。

这时萱萱打电话过来,接通便问我福伯什么时候出院了,她现在正在医院,怎么我们全都走了。我则告诉她我们上午才回来的,并且我现在就在福伯家。萱萱问了我地址后,一会便打车也过来了,同时来的还有王玲。

萱萱和王玲依然拿了不少的营养品过来,但一进屋就被福伯住的环境给惊讶的一句话不说了。

福伯以长辈的口吻说了她们两句,说自己吃喝不缺,下次千万别再拿东西了,毕竟还只是个学生,还得跟家里要钱,家里也不容易等等。。。

我一听这话就更感慨了,福伯啊福伯,看来您老还是真不了解现如今的年轻人啊,就拿我来说吧。。。。。。唉,还是算了,不提也罢。

正当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时候,老邢他们三个回来了。一进屋大包小包的拿进来不少。

邢军手里拎着很多各种青菜,好几大包羊肉片,鱼丸百叶宽粉啥的。而胡宇则抱着2件啤酒,上面竟还有几瓶白的。吴琪就更绝了,不知在哪搞来一个桌子,拿进屋以后又陆续抱进来一堆碗筷和一个电池炉。。。。

这阵势我算看懂了,敢情他们仨刚刚是去买吃的喝的去了。

福伯看到这些连说使不得,并表示按年龄他是长辈,不能让我们花这个钱。。。

不过我们谁也没理他,转头就各自忙活去了。萱萱她俩打了水去院子里洗菜去了,而老邢接好线路,插上了电池炉。胡宇跟吴琪一个支桌子,一个拆着新买的碗筷。。

经过一阵忙活后,我们已全都围在桌子上开喝,先是大家一起敬了福伯一杯,然后就各自劈头盖脸一顿吃,经过一轮苦战终于无一例外全部减速,不过饭菜依然还剩下不少。这时候老邢终于开始发挥优势,边揉着肚子边对着俩女生吹嘘自己是如何一掌吓傻女鬼,惹得大家一阵哈哈大笑,一时气氛十分和谐。但就在此时我瞥见福伯忽然若有所思,眼睛也有些微红,不过我并没以为意,因为我知道,此刻老头应该是十分的高兴才会如此吧。。

酒过三巡,我微醺着对旁边的萱萱说:“终于能跟你一起吃饭了,之前我每天纠结的是,究竟要跟你去西餐厅好还是肯德基好,但万没想到最后会在这车库改装成的下房里。”

萱萱听完脸有些微红,低头说了句:“这里也挺好的。其实我一直知道你是怎么想的,但是我想说。。。。”

“来喝酒”我忽然站起来把杯伸向正在“发病”的老邢,此时此刻我实在是不想听也不敢听萱萱任何要继续说下去的话。

老邢被我突然这一下子,先是吓了一跳。然后就在自己的杯里倒满了“白的”紧接着仰头一饮而尽,喝完还说自己喝的曾经是100度,虽晾了这么久但最少也还有60度,其实谁都知道老邢喝的是白开水而已。而老邢说完就再次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,不过除了我和萱萱。

胡宇似乎对福伯很感兴趣,喝着喝着把本来坐在福伯身边的吴琪拉到了一边,自己则凑过去敬了杯酒后问长问短。看到这我发现一个事:但凡有哪个人或事跟胡宇爱好有关的时候,他才会打开话匣子。

最后大家在愉快中结束了这次聚餐,在一起收拾完以后,就都搭着吴琪的车回去了,不过走之前福伯单独把吴琪叫到一边,似乎问了些什么,在吴琪连连点头后,终于让他上了车。

但我借故没走,因为还有件事我得问问清楚。。

屋里就剩我和福伯俩后,我把心中的疑惑吐了出来:既能降大雾的妖怪到底是什么。。

福伯闻言摇了摇头,叹了口气说道:“唉,你这小子。。。”

不过随后福伯从被子下面翻出一本书,书皮已破烂不堪,俨然已看不见书名,里面的纸质也呈蜡黄,似乎已经历了无数个年代。

福伯翻了几页后递给了我,说了一句:“自己看吧”。

我接过书,看到手抄繁体字已经十分模糊但却依然能辨认。

只见上面写了这样一段:“东有大水,水有大蟾,蟾之大不知几千斤也。唯喜怒无常,常因一己之好恶而枉生风浪。沿水渔者苦不堪言。民间多有勇者欲除此患,惜乎技拙,多葬身其腹,未有返者。

一日蟾起,众皆攀高岩以避。唯有一老者,逆众而去,素衣广袖而出,赤手空拳之水边,掷草笠于浪间,跃而履其上,竟破水而行。众人见此无不膛目,惊为神人。

老者行至深处,既见大蟾,蟾欲噬,老者以掌劈浪,以广袖生风,须臾间风起水退,天落惊雷。

大蟾虽有昆仑之躯却不能遁,匍匐以拜老者,老者合草笠纳之,终不觉其隘。遂携大蟾而去,不知所向。

后百年相安,再无此患。后人每提此老者,皆曰:红山太爷。”

看到这我心里一惊,倒不是惊讶书中这个重达几千斤的“大蟾”,而是这个“红山太爷”。

我转头问了福伯一句:“书上写的这个“红山太爷”,是咱们县每年三月初三都会去庙里朝拜的那位“红山老太爷吗”?”

“正是此人。”福伯严肃答道。